德國工業產品為什么質量好?
德國企業往往是專注于某個領域。某項產品的“小公司”、“慢公司”,但極少有“差公司”,絕沒有“假公司”。它們大多是擁有百年以上經歷、高度注重產品質量和價值的世界公司,也被稱為“隱形*”。
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,英、法完整工業革命時,德國還是個農業國。德國人進入工業化后也經過與今天中國類似的“山寨階段”:向英、法學系,偷人家的技術,仿造人家的產品。為此,英國議會還特別在1887年8月23日通過對《商標法》的修改,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進口貨必須注明“德國制造”。“Made in Germany”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帶有侮辱性色彩的符號。
德國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初,大學的科學研究是與生產領域*脫節的。盡管那時“世界科學中心”在德國,但是美國人很聰明,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后,不是一味地跑到大專院校里做研究工作,而是進入到市場里去辦企業。
19世紀90年代初,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一看,發現美國工業品的科技含金量很高,這才明確提出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”的方針,并開始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的發展。由于德國有基礎科學上的雄厚根基,很快就建立起科學理論與工業實踐之間的,從而在半個世紀時間里將世界*的科學家隊伍、工程師隊伍和技術工人的隊伍結合在一起,領導了“內燃機和電氣化革命”,使德國工業經濟獲得了跳躍式的發展。
此后,德國的機械、化工、電器、光學,直到廚房用具、體育用品都成為世界上質量zui過硬的產品,“德國制造”成為了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。德國zui有名的公司,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起來的。它們直到今天都維持著世界性的聲譽。
珍視“身后名”不貪“眼前利”
德意志不是個“喜新厭舊”的民族,德國人喜歡有的東西,有歷史記憶的東西。我認識一位德國教授,他家里現在還有上個世紀60年代生產的木頭箱子一樣大的電子管收音機,由于質量好,照樣在用。我問他:“你還用這么老的東西?”他說:“是呵,我一看到它,就想起我幼年時發生在這收音機旁的故事,對我來說,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貴的啊!”
德國人生產的圓珠筆摔在地上10多次,撿起來依然可以用。德國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會倒,就是被戰火摧毀了,德國人也一定要按照原來將其重建起來。
有一張關于德國建筑物的照片,名叫“不變的德國”,展現的是二戰以后德國人修的房子,*是中世紀式晚起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。為什么?二戰結束后,德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廢墟,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戰火摧毀,德國人非常心疼,因為德國人就是喜歡自己的文化。怎么辦?德國人一定要把當年的照片找出來,把當年的設計圖找出來,一定要按原樣一座座重修起來。今天你跑到德國去看,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什么現代建筑,幾乎全是巴洛克、洛可可時代的風格。
德國有座王家歌劇院在二戰中被美國飛機全部炸毀,德國人心疼得不得了,那座歌劇院是過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,結果毀于一旦。怎么辦?二戰后德國人就把這片廢墟圈起來,搞了一批科學家、文化學家、建筑師、技術工人,大約上百號人,花了35年時間,把這堆破磚爛瓦又重新裝回去了,你現在再看這座王家歌劇院,怎么也看不出來是彈炸爛了以后又重新裝回來的,這座建筑成了“世界文化遺產”。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人說,“這個行動本身就屬于世界文化遺產”。正是由于德國熱愛、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,所以才叫“不變的德國”。
由于德國的經濟發展不靠房地產市場,所以一位德國建筑師很難拿到一個建筑項目,好不容易中了標,就一定會精心設計,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個藝術精品,一定要讓它流芳百世。因此,在德國,你永遠也看不到有兩座建筑物會是一樣的。因此人們說,德國建筑師重視的不是“眼前利”,而是“身后名” 。
一個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
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,一位外國記者問彼得·馮·西門子:“為什么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,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呢?”這位西門子公司的總裁是這樣回答他的:“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,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,我們德國的企業員工承擔著要生產*產品的義務,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務的義務。”
當時,那位記者反問他:“企業的zui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zui大化嗎?管它什么義務呢?”西門子總裁回答道,“不,那是英美的經濟學,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。我們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:一、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;二、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。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,而不是什么利潤的zui大化。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,事實上,遵守企業道德、精益求精制造產品,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!”說到“天職”上去了,“天職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“上帝要你干的事”。